龙登高教授谈“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社会经济影响”
4月10日,在js9159路线检测中心校区邵逸夫科学馆513室,著名经济史学家、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龙登高教授应邀做了“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社会经济影响”的主题报告。活动由js9159路线检测魏建教授主持,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等出席了报告会。经济研究院部分研究生、博士生聆听了此次报告。
报告首先指出“中国人没有契约精神”的说法是的错误的,契约与产权是中国与生俱来,朴素而又深入人心的制度。报告从传统土地产权制度,地权市场与家庭农庄两个方向展开讲述。详细介绍了土地权利切分及其交易形式,土地权利分层与交易价格,土地权利切分并独立进入市场,并且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述如何通过投资与交易获得某种层面的产权。介绍田面权的制度框架时,龙登高教授提出:田面权是一种财产权,朝代鼎革并不不影响产权所有。随后报告着重讲述了地权市场与家庭农庄的关系,提出可以通过地权市场建立家庭农庄。并强调家庭农庄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基础。然后提出“自耕农最优吗?”的问题,引发大家思考。进而说明家庭农庄有地权制度支持,没有或有很少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土地流转形式,建立个体农场独立经营。对比西欧的领主-庄园制和长子继承制,进一步说明家庭农庄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基础,较难从内部改变。
讲到典权交易的时候,黄院长指出:“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典与当有区别。”讲到佃农的家庭农庄问题时又指出“关于先付租金还是后付租金,有两种不同的租借方式,如果是定额租,则是先付租金;如果是分成租,一般是事后、至少一年收成以后才付租金。”报告最后魏建教授、孙圣民教授、同学们与龙登高教授进行深入交流,他们就自耕农最优论、地权市场当代意义、中西方地权市场区别等方面进一步展开了讨论。最后,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【嘉宾介绍】
龙登高,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,主要从事经济史、企业史和国际华商研究。受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候选人评委,该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。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。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、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暨企业史分会会长。曾为哈佛燕京学者、剑桥桑坦德学者、耶鲁访问教授。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经济研究》《历史研究》《近代史研究》《社会学研究》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百篇。在两岸三地与国外出版专著10部。《量化历史研究》辑刊、国际期刊《华人研究 国际学报》合作主编,“社会经济史译丛”主编。曾为国家图书馆“文津讲坛”、CCTV“百家讲坛”主讲嘉宾。